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引物合成仪:技术原理与操作指南

引物合成仪:技术原理与操作指南
更新时间:2025-02-25      阅读:224
  引物合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合成短链寡核苷酸(即引物)的自动化设备,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、遗传学、医学诊断等领域。其技术原理主要基于固相亚磷酰胺三酯法,通过四步循环反应(脱保护、耦合、封闭和切割)完成链延伸。
  在操作过程中,引物合成仪首先脱掉附加在固相载体(如CPG担体)上的第一个碱基5'-OH基团上的保护基(DMTr),然后活化新的碱基单体,使其与第一个碱基发生偶联反应。接着,将未反应的碱基5'-OH加帽封死,防止错误延伸。随后,将核苷亚磷酸酯氧化成更稳定的核苷磷酸酯。这一过程循环进行,直至合成完所需的OligoDNA序列。
  合成结束后,引物需要从固相载体上切割下来,并进行纯化。纯化后的引物质地疏松,需要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无菌水或缓冲液进行溶解。溶解后的引物可以在-20℃条件下长期保存。
  引物合成仪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和精确性,能够自动完成试剂的添加、反应的控制、产物的收集等步骤。同时,现代引物合成仪还具备高通量合成能力,可以同时合成多个引物,满足大规模实验的需求。
  为确保引物合成的质量和准确性,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资质,并熟悉设备的操作指南和维护方法。此外,还需要详细记录每批次合成的实验条件、试剂批号及质检图谱等信息,以便进行质量追溯和问题排查。
  综上所述,引物合成仪以其高效、精确、自动化的特点,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